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谈戏论艺 > 名家论艺

关于《玉蜻蜓》

时间:2014-11-29 15:15:00  来源:原创  作者:傅骏

 2F3合作·静安——越剧戚毕流派艺术

《玉蜻蜓》故事,流传很久。弹词有《节义缘》、《芙蓉洞》、《玉蜻蜓》等本,写苏州本地实事,成为流传书目。各地方剧种也搬演很盛,闽剧、川剧、锡剧都有此戏。豫剧、评剧名为《桃花庵》想是南花北移。还见广东白字戏《白鹤寺》,虽有较大演变,似也此戏。
越剧老戏,源从弹词来。写公子风流,庵堂调情,贪恋丧生,于是泼妇闹庵两女争风,最后尼姑产子、中官迎母、两女和好,一家团圆。头绪繁杂,糟粕较多。1654年华东戏曲会演,浙江演出团取其“后游庵”情节,改编成折子戏《庵堂认母》,颇受好评,并拍成锡剧电影。后锡剧、评弹又先后改编过《元宰迎母》《志贞探子》、《看龙船》等折子书、戏。我们是参考小说、弹词和多种戏曲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搞出这个新编本的。1962年初稿,“大写三十年”后搁下,“十年动乱”中散失,1981年春重写新稿。
戏曲创新难,改旧也不易。此戏人物、情节,艺人、观众极熟,改动为难,牵扯很多。只能抽梁换柱,自立新意,去芜存菁,取我所需,着重写青年女尼志贞思凡动情,产子遇难,别子痛心,认子不能终以身殉的悲惨遭遇,赞扬平凡女性善良心灵和牺牲精神,控诉封建社会政权、族权、神权和封建思想的毒害。但限水平,虽几经修改,仍东补西漏,请看后评论,再不断改进。
1981年静安越剧团初演,戚雅仙、周雅琴、朱祝芬、杨文蔚主演,导演金风,作曲贺孝忠。
《玉蜻蜓》参加1981年上海第一届戏剧节,剧本已经多次修删。1994年上海电视台拍摄电视连续剧,又重写剧本。这次选入的剧本,是近日修改的舞台演出本,看来还得广收意见,再作整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毕春芳
毕春芳
戚雅仙
戚雅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