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谈戏论艺 > 名家论艺

谈越剧音乐的改革

时间:2014-11-29 13:15:01  来源:原创  作者:戚雅仙

 Szw合作·静安——越剧戚毕流派艺术

我是一个越剧演员,在许多前辈演员面前,我不过是个比一般青年演员稍多几年演唱经验的演员。近几年来,虽然不断地努力寻求知识,但一旦叫我在许多前辈、专家们面前谈一下戏曲音乐的问题,我是无法说得有条有理的,因为这些学术性的问题,虽然我时常接触,仍是懂得有限。不过我决不放过这个机会,我要尽我的能力来反映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争取做到知无不言。至于是否言之有理,那就很难说,这只有等大家多多的补充了。
第一,先来谈一下戏曲音乐如何发展的问题——我是谈我的本行越剧这方面的。
越剧这个年轻的剧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勇于改革,善于吸收。今日台上载歌载舞的表演,群众所热爱喜闻的音乐,以及其他各种辅佐演出的一切科学配备(包括布景、灯光、效果等等),就与它的前身-----的笃班----有着很大的距离。这段距离中间,是有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的。近几年来,音乐工作者参与戏曲音乐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他们在越剧音乐上确有很多贡献;然而由于某些同志对传统还不够重视与熟悉,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偏差。例如:有人认为越剧要改为新歌剧,我就是被影响而徬徨在越剧和歌剧这两条道路上的演员之一;乐队盲目搞和声,认为非和声不足以表示改革;演员要唱二重唱,认为非这样不足以说明发展……于是乐队“嗡嗡嗡”,演员“哼哼哼”,结果苦了越剧观众,不知台上是什么剧种。越剧院的《借罗衣》、《十八相送》就是一个例子。
记得华东戏曲会演之后,山东的吕剧在上海公演,我们都被它美妙的曲调迷住了。那时我们正在排《林冲》,我饰演张贞娘,因为从唱腔结构上看,吕剧与越剧有些相像,为了丰富自己的唱腔,我在音乐工作者合作之下,大胆地吸收,一下子就在《开封鸣冤》一场上唱了一段吕剧腔的越剧。当时我很心安理得,可是过后仔细回味一下,到底不是一回事。由于没有经过消化的东西终究非常明显,在整出戏中,只有这一段唱腔突出,最不协调。我在台上唱的时候,台下虽有效果,可是那不是该得的效果,而是观众好奇心理的反应。这样的做法是破坏了剧情的。
《林冲》演出时,川剧团也在上海公演。他们的《秋江》演得很精彩,尽管台上什么也没有,可是人们仿佛见到了一派长江秋色,一叶扁舟,尤其是一二声高亢的帮腔,如像船夫的号子在宽阔的江面上传来一样。这便启发了我们:越剧也有帮腔,我们也可以运用来烘托某些个别的场面。研究的结果,我们便在《野猪林》这一场也用上了:林冲身披重枷,双足烫伤,一路上受两个公差的拳打脚踢,他一肚子不平之气,悲愤之声,在荒野山地上传来阵阵回声。由于我们运用了帮腔,既凄厉又悲壮,使越剧的帮腔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以上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越剧音乐必须改革和发展。至于如何着手的问题,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该尊重传统,稳步前进,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革与发展。只有这样做,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而不顾剧种特性,毫无理由地生搬硬套,只会带来失败。假使各剧种都套来套去,那将来的后果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一样”。我们的责任是要叫它“百花齐放”,千万不能让它“百花一样”。
关于西洋音乐技巧的运用问题,这里我不敢多说,因为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了。但是,我可以谈一些作为一个演员的感受。我以为越剧的唱,接近口语,简单朴素,尤其是在唱【清板】的时候,更以清楚见长,可以字字句句送入观众耳中。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啊!太简单了,太单调了,太原始了,或者太粗糙了,等等。总之,有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明它不科学。可是一个在舞台上演唱了十数年,朝夕与观众打成一片的我,却感觉到这些都是最好的音乐。我在唱悲剧或喜剧的时候,我们的乐队总能恰如其分地烘托出剧情该有气氛,就是在如此简单的唱和伴奏中,充分地表达了应有的感情,哪怕只有鼓与板的节奏,但是它也敲出了应有情节,也会衬托出表演者当时的心情;相反的,有时花了很多心血,搞了四部和声,却是我唱我的,他拉他的,而在拉与弹吹之间,又是各归各。当然,若论欣赏音乐技巧,这确是过瘾了。不过,观众已习惯了我们的演唱方法,简练、清楚、干脆,而那些过分渲染的和声音乐,倒是妨碍了他们欣赏曲调的习惯。
我们的传统演唱方法,都是经过多少人的心血千锤百炼出来的,他们本身也有着一套完整的规律。有人说这不科学、太原始,而我却要说太科学了!无论一举一动,一白一唱,都是提炼了再提炼的结晶,而且这些结晶又都是群众所熟悉的,假使你一定要硬改,硬要套用西洋技法,不顾一切的去改良,那就等于在西洋歌剧中硬加上中国打击乐器一样地格格不入。当然,我这样说也并不是完全推翻和一笔抹煞新的技法,因为在某些场合,当烘托感情与配合动作时,新的技法是可以起一定作用的。
关于西洋乐器的运用问题。我们团曾经用过一次小提琴,我感到小提琴的音量与板胡差不多。所以我觉得,既然中国的乐器种类很多,那就应该尽量先运用和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小提琴和板胡的音量差不多,何必一定要用小提琴呢?
第二,我要谈一谈音乐工作者与艺人合作的问题。
戏曲音乐必须发展,而且也正在发展着。靠谁来发展呢?除了我们演员本身和戏曲乐队的从业人员之外,还必须有音乐工作者来参与这项工作,研究与发展这项工作。我们艺人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对于音乐尤其缺乏知识和研究,只能关起门来对自己人说。一个靠唱为终身事业的人,不懂得音乐知识,猛然一听,有些不可想象,可是事实确是这样的。拿我来说,原先不识工尺谱,12345……还是解放后刚刚学起来的。而我们乐队的从业人员经过这几年的实际锻炼,的确是与从前不能相比了,他们的读谱能力与演奏技法都有显著的提高,可是对音乐理论的吸收却还是相当有限。假如今天单靠我们来挑这副担子,那是挑不起来的,必须有音乐工作者和我们携起手来,稳步同进,共同负起这份责任。
从四十年代初起,越剧始终是有音乐工作者参与改革工作的,越剧这朵花之所以能在今天开遍祖国的各个角落,就与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这些成绩我们必须肯定它。然而,我在上面已经谈过,在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确也时常走些弯路和出些偏差,这又是什么道理呢?道理很多,我现在只想谈一下这很多道理中的一点,那就是音乐工作者与艺人合作的问题。但我又要声明在先,我只能谈一下我个人和我们团内同志在这一问题上的感受。
戏曲,是歌、舞、剧三者合成一个整体的特有戏剧形式,这是谁都知道的。戏曲演出是由演员来活动的,在这些活动中,有着鲜明的节奏与曲调来烘托,使一举一动、一念一唱都落节合拍,丝丝入扣。演员与伴奏者,是戏曲演出中最主要的部分,他们彼此血肉相关,不可分离;尤其在过去未实行剧本制的时候更是如此,戏都在演员和乐队的脑子里。一个老资格的“打鼓佬”和琴师,都能熟知演员的各种演唱方法和特点,哪怕是很细微的小节,他们都能记得不差分毫。因此,当一个音乐工作者插足到这个行列中来,说什么也与这些人分不开,正如俗话所说,问路要问识路人,脱离了演唱者与演奏者而自己去另搞一套东西,那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个有着丰富音乐理论和新的技法的音乐工作者,如要表现他的天才,如要把他的才能在戏曲中发光,就必须要与艺人合作;音乐工作者的才能,只有通过演员可以变成美妙的歌声,通过伴奏可以变成动人的曲调。所以,音乐工作者必须与演员及乐队紧密地合作。
音乐工作者也必须熟悉剧种的传统和特性,因为各剧种都有自己传统的一套东西,演唱与演奏的方法,就是由传统中演变而来的。在着手进行改革时,如果尚未理解传统中哪些是骨头,哪些是肉,切忌乱下刀斧。在吸收与发展上,不理解剧种的特点就乱加搬用,结果便会把原剧种弄成四不像。
音乐工作者参与戏曲音乐的改革发展工作,必须先熟悉演员唱腔的特长,没有这一点,就不能为演员丰富唱腔或进行加工,结果是以别的东西代替了演员自己的创造。
熟知各种乐器的性能及演奏的技法也是音乐工作者所必须做到的。各剧种有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技法也不会一致,如何运用并使之更能发挥作用,这很值得音乐工作者研究。这个问题我已说得很多了,好像把责任和要求都加到了音乐工作者身上。不是的。应该说,我们艺人也有许多毛病,例如,往往不够信任和不够尊重他们,或者不肯改动等等。总之,我的体会是艺人也好,音乐工作者也好,都必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研究,互相支持,只有在真诚的合作下,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只有在紧密的合作下,才会使戏曲事业不断地发展,开出更美丽更灿烂的花朵。
第三,谈谈自己创造《英台哭灵》这段唱腔的经过和体会。
《英台哭灵》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通过与父亲的斗争,终于得到去梁山伯灵前吊孝的允诺,由于祝英台与梁山伯情深谊长,一到灵前当然抑止不住感情的冲动,所以便唱出了“梁兄啊”的【哭调】。下面可以分三个段落来讲。
一、从“一见梁兄魂魄销”到“留下了风烛残年将谁靠”。这里我掌握了【尺调】的特征,多翻低音,由于这段唱词很长,共有十八句,而我在旋律上变化却很少,因此我认为首先应该在感情上感动人,而不必用旋律的花巧来博得观众的赞赏。在唱腔里我常在空隙中夹着一二声抽噎,这样就更增加了悲伤的情结。
二、从“我见你眼不闭来双手握”起,这是更进一层,速度较前稍快,但是我仍旧用低音部分来紧紧抓住这一场的最高任务。这里有六个上句——“一眼闭一眼睁”,每一句虽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各个不同字句的下句里,我便根据字音的高低来设置每个字音的不同位置。
三、前面两段都是用【清板】唱出来的,因为我感到【清板】可以唱得字字清楚,使每一个字都打动观众的心;接着便是一段【嚣板】,这是在祝英台发觉梁山伯终于闭眼后,明白梁山伯是为她而死,所以情绪更为激动。这里也有一个【哭调】,因为这时的节奏加快了,所以这一【哭调】便没有开始的那一【哭调】长,在唱腔上亦不似前面的低沉,须显得激动些。最后两句“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愿化作双蝴蝶”是整个唱腔的高潮,“双蝴蝶”三个字应成为最高音,唱出了祝英台的意愿和向往。
第四,附带谈几个问题
一、怎样保养嗓子。我认为适当休息是保养嗓子的最好方法,一个演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解放前我一天唱两场,早晨又要上电台唱,晚上下了夜戏躺在床上还得看看剧本,日积月累的疲倦,永远不得舒展。我的嗓音条件本来很差,平时G调最高只能唱到3音,而且发音有些沙哑,因此在台上唱的时候非常吃力。可是近几年来,我们减少了日场的演出,也不再上电台播音了,闲暇的日子虽不多,但是嗓子的使用率确是降低了,于是觉得自己的嗓音好了起来,一向唱低腔的我也可以唱几句高腔了,本来只能唱到3音,现在可唱到G调5音了。我想来想去,其中没有别的窍门,也没有吃过什么灵丹妙药,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适当地休息。
二、关于演员与琴师和“打鼓佬”合作的问题。我一向重视与琴师和“打鼓佬”的合作。一个熟知我唱腔的“打鼓佬”和琴师,他们非但在我唱时可以衬得严丝密缝,而且还可以起一定的辅助作用,我该悲的时候,他们托我的悲,因之更悲;我该怒的时候,他们托我的激动,因之更怒;我换气的地方,他们给我带一弓;我在思想活动的时候,他们可以按剧情的需要,加一个恰到好处的花过门,而这一个过门又刺激了我的唱。我们就是这样相互启发和影响着,因此在我唱腔的发展上,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三、我对定谱定调的看法。我们尝试过定谱定调,当然不再像从前那样自由发挥了。可是我觉得定谱定调与灵活运用是并不矛盾的,因为定谱定调可以使唱腔固定下来,乐队在伴奏时更加整齐协调,演过后有案可查,不会忘记,等等;但是在定谱定调的时候,必须根据舞台上演出活动的需要,只有这样做才不会妨碍表演。当然,也不是定了以后就永无更改的可能,我们还是根据发展,在必要时合理的改动一些细节,甚至也可以推翻整个章节。总之,一切为了演出的完整,为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九五七年六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毕春芳
毕春芳
戚雅仙
戚雅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