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绍兴莲花落 首页 文章 名家 查看内容

《曲艺天地》背后的故事——记国家二级演员吴宝炎

2012-1-30 00: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1| 评论: 0|来自: 绍兴民盟网

摘要: 6月3日,令人期待的《上虞地方文化丛书》粉墨登场,这套丛书由上虞市委宣传部、上虞市文联和上虞市档案局编篡。在这套丛书中,《曲艺天地》一书引起广泛关注。其作者竟是以说唱 ...
  6月3日,令人期待的《上虞地方文化丛书》粉墨登场,这套丛书由上虞市委宣传部、上虞市文联和上虞市档案局编篡。在这套丛书中,《曲艺天地》一书引起广泛关注。其作者竟是以说唱见长的国家二级演员、著名绍兴莲花落艺术表演家、上虞虞舜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吴宝炎。
  宽前额、高颧骨、大嘴巴,瘦长个儿的吴宝炎站在面前,给人挺拔的视觉感觉,一件略显宽大的长衫套在身上,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
  3个月写了20万字
  说起这部《曲艺天地》,还有一段故事呢。
  去年夏天,上虞市档案局长朱金根碰到了一件头痛事:《上虞地方文化丛书》惟独缺了曲艺一块,而上虞市民间曲艺繁荣,十大文化丛书不能少了曲艺。而这本丛书由谁来撰写,着实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金根碰到了吴宝炎,在一来一去的交谈中,两人碰出了“火花”。吴宝炎觉得,作为国家二级演员,撰写《曲艺天地》责无旁贷。
  当时,许多上虞文化界人士都替吴宝炎捏了一把汗:写书又不是唱莲花落!这个“木陀”真是不怕虎;更有人等着看吴宝炎的“笑话”……
  其实,吴宝炎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内心也忐忑不安。自己有多大能耐他心中有数,虽然对上虞曲艺了如指掌,但理论功底是一条“短腿”。但他坚信勤能补拙,凭着一股子牛劲,“船到桥门自会直”。
  接下去的日子,吴宝炎冒着酷暑,顶着烈日,走访了数十名曲艺圈子的老人,足迹遍及杭州、宁波、绍兴和虞山舜水。
  每逢晚上,吴宝炎坐在电脑桌前,敲打键盘。遇到难字虚心向别人请教,遇到写不下去,与别人交谈……
  在这部《曲艺天地》里,除了绍兴莲花落外,还详细记录了杭州小热昏、绍兴大书和绍兴宣卷。
  光阴似箭!3个月很快过去了,当20万字的《曲艺天地》如期展现在编委手里,让大伙大吃一惊。上虞市文联主席陈荣力用了“惊叹”两字来评判,想不到以说唱见长的吴宝炎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写出这部书;“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宝书、好书,对研究地方曲艺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虞市作协副主席马亚振说。
  “读完这部《曲艺天地》,有两个直感。一是觉得这部书有点特别;二是觉得相当难写;若让我写,我大概是写不了多少字的。”这是国家一级编剧蒋希均的评价。
  莲花落唱红娥江两岸
  能够大胆撰写《曲艺天地》,这与吴宝炎出色的说唱功夫是分不开的。在上虞,一说起莲花落,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吴宝炎。
  许多人渴望知道吴宝炎的师傅是谁?“我没有拜过师,书本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吴宝炎说。
  在吴宝炎明亮的卧室,抽屉里、柜子里满是书本、剧本。《水浒传》、《海瑞》……吴宝炎翻弄着一本本泛黄的书,时光好像又回到了30多年前。
  “呜”……随着一声悠扬的气笛,已经翻空黄沙的拖沙船迅速脱离母船,船上的撑沙工一个接一个跳到吴宝炎的船里,“唐伯虎点秋香”的吴宝炎版本随之上演,船上的人越聚越多,说到精彩处,阵阵掌声在曹娥江畔回荡。
  为了白天说唱有更多的内容,吴宝炎像一头饥饿的公牛闯入一块青菜地,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吴宝炎记忆力惊人,《水浒传》中108将的姓名、绰号、星宿等倒背如流;吴宝炎的说唱又有着天赋,一张口,就是一曲曲动听的天上人间的故事。5年曹娥江撑船工的生活,吴宝炎为自己日后的说唱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6岁那年,吴宝炎结束了曹娥江的撑船工生涯,他开始带着他的精彩说唱,走乡串村,登上艺术舞台。
  时间一长,那阵阵掌声的背后,是村民感到有点“炒冷饭”的味道,他们需要的是不断翻新的说唱。而此时的吴宝炎站在舞台上更慌。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又属半路出家,加上没有拜师学艺,全凭自己的爱好和一张嘴。
  吴宝炎被逼上了“梁山”,他开始模仿名家的戏曲表演。有一天,吴宝炎听说著名表演艺术家胡兆海要到上虞演出。远在章镇的吴宝炎二话没说,推出自行车就跑。一来一回,60公里的路程,换来了大师一颦一笑、一招一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对曲艺的挚爱,凭着日后的勤奋,吴宝炎以莲花落为主,还兼相声、小锣书等表演,天资聪颖的吴宝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并声名鹊起。
  走街穿巷、走村入户中,小辈孝敬长辈、家庭邻里纠纷的情况让吴宝炎时常有所耳闻。“如果能够通过曲艺的形式,宣传中国孝敬长辈、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必定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吴宝炎想着,很快就唱起了莲花落《孝顺媳妇赵五娘》和《分爹》。一直以来,这两个节目成了吴宝炎的保留节目。有一次去村里演出,演出一结束,吴宝炎还没有下台,一些老人纷纷涌到他身边,异口同声地说:“这种故事你是要多来讲讲,如果我们的子女、媳妇都能像戏中那样孝顺,那真是我们老人的福气了。”听到老人们的这番心里话,吴宝炎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慰藉。
  30多年的艺术生涯,吴宝炎的说唱遍及香港、上海、杭州等城市,拥有观众2000多万人次。自编自唱的莲花落《借妻失妻》、《大宋奇案》、《包青天》、《鸾凤八宝钗》等上百个曲艺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吴宝炎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荣誉,绍兴市文化市场先进个人、绍兴“三下乡”先进个人、绍兴市十佳文化经营者、绍兴市优秀人才、浙江省首批“绿色公益使者”、“省优秀科普志愿者”、浙江省“德艺双馨”曲艺家等殊荣。
  “三部曲”好评如潮
  其实,吴宝炎能够创作出《曲艺天地》并非偶然,他曾创作母土“三部曲”,竟和上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一帝二女”不谋而合。
  还是在10多年前,一向孝顺的吴宝炎就有一个愿望,把孝女曹娥的故事改编成莲花落,送进千家万户。但由于平日里忙于说唱,写写放放,一搁就是10余年。
  而更令吴宝炎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梁祝正传》竟早于《曹娥传奇》面世。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梁祝的爱情故事,使从小酷爱民间说唱艺术的吴宝炎很想把其改编成莲花落。
  而河南省汝县被授予“梁祝之乡”的消息传到上虞,更激发了吴宝炎的创作热情。在很短时间内,《梁祝正传》成为母土文化莲花落“三部曲”的开篇之作。
  目前,上虞市已经把他的《梁祝正传》作为申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附件资料,而2006年2月26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上虞为“英台之乡”,更令吴宝炎喜出望外。
  2006年11月,吴宝炎的《梁祝正传》在绍兴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莲花剧场”一播出,好评如潮,创下了收视率新高。《梁祝正传》还获得了上虞市“五个一”工程奖。
  一炮走红,使吴宝炎创作第二部莲花落《曹娥传奇》信心倍增。
  为了使莲花落赋予时代特色,吴宝炎突发奇想:“在唱段中引出几句英语,一定搞笑。”但究竟年岁不饶人,学习英语谈何容易。吴宝炎专门请上虞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辅导,从最简单的26个字母学起,虚心求教。一个多月时间,吴宝炎竟掌握许多英语日常用语。
  2007年底,《曹娥传奇》(上、下集)一面世,观众好评如潮,由于首创在莲花落中引入英语说唱,碟片销量节节攀升,当年又进行了再版。
  吴宝炎母土文化莲花落“三部曲”中,《梁祝正传》、《曹娥传奇》的面世,得到了上虞市委领导的肯定。在接下去的《虞舜传说》创作中,引起了上虞市委宣传部、上虞市旅游局等单位的关注,得到了时任上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均寅的大力支持。
  那是2007年初的一个上午,在王均寅的办公室,吴宝炎将创作《虞舜传说》的构想向王均寅一汇报。王均寅不仅提了许多创作意见,而且还送给吴宝炎两本参考书。部长的支持使吴宝炎激发了旺盛的创作热情。短短半年时间,吴宝炎根据俞日霞、阮其龙先生提供的有关史料,以及大量的民间传说,《虞舜传说》终于完成。
  吴宝炎说,在街上碰到许多观众,他们告诉他,他的新作很受欢迎。每当看到观众们的笑容,他就觉得自己很开心。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绍兴莲花落 ( 浙ICP备15015266号-1  PR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270号

GMT+8, 2024-4-18 11:41 , Processed in 0.13708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