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章] 绍兴目连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2 0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顽石 于 2010-12-22 01:06 编辑 + j" S; c' m8 v9 e1 a
8 s/ ~1 ]7 T7 ?
  目连戏为专演《目连救母》而命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目连救母故事起源很早,佛经《佛说盂兰盆经》、《大藏经》等都有目连故事记载。随着佛经传入中国,唐朝初期开始出现有说有唱的《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成为说唱文学之祖。到了北宋,说唱的变文向戏曲转化。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即记载了《目连救母杂剧》在京都演出的盛况:“勾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这是我国迄今见于记载的、最古老的戏剧演出。元末明初,出现了与变文有脉络关系的宝卷,在最早的宝卷中就有《目连救母出地狱升天宝卷》。明代,目连故事被改编成传奇,出现了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至清代,该戏文已由3卷敷衍成10卷,又名《劝善金科》,从而目连戏流布甚广,影响深远。
- c% @; S5 w4 I; l* f  绍兴目连戏,是指流行于旧绍兴府所属绍兴、新昌、嵊州、上虞、诸暨、萧山等县的目连戏。其特征是:佛教的内容,道教的演员,盂兰盆会的产物,曲牌体的新昌调腔,戏曲与民俗的混血儿。鲁迅先生称之为“真正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作品”。& `. Q2 q( o# y- Y0 L
目连戏形成于北宋,称《目连救母杂剧》。后成为南戏剧目,明郑之珍《目连救母行孝记》,即为南戏的改本。绍兴目连戏当是南戏的遗存。据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考证,南戏是在宋室南迁杭州过程中,北宋《目连救母》等杂剧及大批路岐人随之南下的影响下诞生的。高宗定都杭州前,曾于建炎三年(1129)九月经越州(今绍兴)逃至明州(宁波)。明绍兴人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祁忠敏公日记》及张岱《陶庵梦忆》均有详细记载。赵景深在绍兴买了光绪九年抄本《救母记》及1926年抄本《目连戏》,后在《曲论新探》中说:“这两个抄本时代虽都很迟,但我相信这是从明代传下来的。”可见绍兴目连戏明代已盛行。最早出现的年代,可溯至宋室南迁、高宗驻足绍兴之时。其时,北宋目连戏随之传入绍兴。清代目连戏更盛。清《绍兴县志》、《山阴县志》、《上虞县志》、《诸暨县志》等均有记载。民国时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绍兴县志》、《嵊县志》等记载绍兴演目连戏的情景说:“近村妇女,呼朋唤友,前来看戏,非常热闹。”鲁迅、周作人、柯灵、谢德耀、棘公、汪士汉等绍兴文人,均撰文介绍其盛况。5 u% `+ r  c" U; n
  绍兴目连戏与我国各地的目连戏共同的是: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主干,串入了大量的戏弄段子。如傅罗卜(即目连)的父亲傅相行善济贫,即在济贫这场戏的前后,插入出佛、四景、假霸、男卖身、孝妇、弄蛇、背疯诸戏弄段子。目连戏中除插入各种戏弄段子外,又插入种种杂耍技艺。如张岱《陶庵梦忆》中所说的“度索、舞絚、翻桌、翻梯、觔斗、蜻蜓、蹬罈、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绍兴目连戏中如男吊、木头人摔跤、窜火、窜剑皆是。; n! L& ?( B# A# d$ i9 K9 r6 M
  绍兴目连戏班一律唱调腔,具有“一人启口,众人接腔,锣鼓助节,徒歌清唱”的特点。文体,为南北曲体,以曲牌为其基本结构单位,若干个不同或相同的曲牌,以只曲或以某种程序的组合,构成剧作各出(折)乃至全剧的唱词。曲牌,既有律曲,又有俚歌。- F* S8 P  T' X4 X: @( R! x* @
  绍兴目连戏现存旧抄本为全国之最。至少有以下7种:清咸丰庚申(1860)嵊县前良抄本,167折;光绪九年抄本《救母记》,39折;民国初年新昌胡卜村抄本《救母记》,112折;民国十五年(1926)新昌新义和抄本《目连戏》,167折;民国二十六年(1937)嵊县前良抄本,(尚有新昌后溪抄本)167折;浙江绍剧团藏旧抄本《救母记》,1962年收入《浙江传统剧目汇编》;绍兴定型本《救母记》,125折。
0 O2 }  i+ ?0 ~$ n  I$ k5 P$ L  此外还有不少单角本、演出提纲本、匾额等。上述抄本大多已整理出版。3 ?1 {. P" B7 L0 O1 Z- @
  绍兴目连戏在国内外的影响特别大。先有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并写了《目连戏》、《女吊》、《无常》等文(均收《鲁迅全集》)予以宣传,继而又有周作人、柯灵、赵景深、许钦文、伊兵、郭汉城、周贻白、戴不凡、董每戡、钱南扬、田仲一成等名家纷纷撰文,予以推波助澜,因而早已驰名中外。日本有多位学者专门研究绍兴目连戏。外国学者早已把目连戏与绍兴、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不时地来绍兴采访。绍兴目连戏是我国目连戏留存在浙江绍兴地区的一支,也是当前浙江最主要的一支。) F! Y5 v/ A8 ~$ o! q  O7 k! @6 q
  建国以来,《目连救母戏文》不能公开演出,通常在纪念鲁迅的活动中,由浙江绍剧团演出《男吊》、《女吊》、《无常》各折,成为浙江绍剧团的保留剧作。2 ~( P2 ^$ y+ a1 B+ n& x  U: b
  1961年起,绍兴(绍剧)艺人之家与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分会以绍兴县绍剧搜集小组的名义合编《浙江戏曲传统剧目汇编(绍剧)》(即《绍剧传统剧目汇编》)12集,其中收入了绍兴目连班演出本《救母记》。
" d) ^3 O, P, i" Z1 ^% U9 ^- o  20世纪八十年代,为编纂《中国戏曲志?浙江卷》而作的社会调查中,在新昌县新林乡胡卜村和嵊州市黄泽镇前良村均发现民间存有《目连救母戏文》抄本,前者称胡卜本,后者称前良本。前良村尚有能演《目连救母戏文》者多人,曾由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拍摄部分场次的录像。目前,目连戏未有演出活动,老艺人又渐凋零,急待抢救与保护。2007年6月绍兴目连戏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M( V$ N. Y  D/ Q/ Z/ N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欢迎光临

QQ|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绍兴莲花落 ( 浙ICP备15015266号-1  PR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270号

GMT+8, 2024-6-17 06:30 , Processed in 0.13649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