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宽容的目光送王勇平离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铁道部的权力层级结构中,王勇平只是一个中级官员,并非掌控大局的人,希望他站在掌控大局的制高点上讲话,事事都给出圆满的答复,这个要求超越了他的“体量”。1 A: V3 q6 M  n8 o, i# {+ M9 l

6 w: h1 I- k4 Y( {    口本报评论员 张金岭  王勇平离开了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岗位,虽然铁道部官方说这是一次正常的职务调整,但外界普遍猜测,这和在动车事故后那场引起极大争议的新闻发布会有关。( U8 t1 q. `1 O3 v. R# i3 a
8 L8 c* ~9 J) H" {0 X
    回过头来看,如果那场发布会的缺憾完全由王勇平本人担责,这对他是一种苛责。当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面临公信力危机的时候,无论谁来当这个发言人,处境都是一样的。
! @% T3 ~1 Z% K3 |9 o) L, d4 O$ V. F8 B4 U: `, Z, a3 S
    对王勇平个人的表现提出苛刻的要求,而不是从他的处境出发给予必要的理解,这不厚道。那场发布会的尴尬,绝不是王勇平个人的能力和素养所能化解的,当时整个发布会内外的那种气氛,也不是他凭一人之力所能驾驭的,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有相对从容一些的表现,但不一定不留缺憾,甚至可能留下更多的缺憾。王勇平在发布会上的表现,以及整个发布会的气氛,其实是当时事故处理进程的真实反映,他面临的压力,来自于事故发生后民众对铁路经营管理水平的质疑和谴责,也来自于铁道部在关键时刻对他的期待,希望王勇平在内外双重压力面前一点毛病也不能出,这不合情理。0 B9 S% E4 X0 L8 F0 y& }5 G" u
. C- Y$ A, z- O" @9 z8 p
    事实上,王勇平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通过语言、通过他的行为举止、通过他的表情和眼神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比那些“完美”的新闻发布会要多得多。王勇平在发布会现场的表现,极真实地反映了铁道部在危机面前的应对能力,而不是他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换个角度看,如果当时发布会的主角不是王勇平,而是一个所谓水平很高的新闻发言人,能把记者的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不但不给铁道部丢分,甚至还能为铁道部赢些许面子,这样“完美”的新闻发布会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近一个阶段,王勇平的那场发布会,成为广受关注和议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有权威媒体批评他的发布会成了制造新闻的地方,还有人主动给他提供“场外指导”,帮他分析发布会失败的技术原因等等,其实,那些批评王勇平或者为他出主意想办法的人,如果代替王勇平去开这场发布会,表现也未必能比王勇平更好,就是“好”,也未必就是民众乐于认可的那种“好”。因此,对王勇平和他的那场发布会,不但不应该感到失望,反而应该感到庆幸,庆幸我们当时面对的铁道部发言人,不是一个所谓职业素养极高、能把外交辞令操练到极致的人,这样的人带给我们的信息,会比王勇平更多吗?
* n2 j: e  p; K' w* g# P  [$ ?+ K8 L$ q# `& _
    对王勇平和他的发布会,脱离他的利益背景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道德要求,是极不现实的想法。很多批评王勇平的言论,其实暗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希望他能摆脱自己所依附的利益主体,站到另一个利益主体一边来发言,这其实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是圣人,可惜王勇平不是圣人,我们每个人也都不是圣人,因此,对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还是多一点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理解、多一点宽厚才好。8 e( M# P. Y5 m
5 ~  j5 B6 I7 }& @
    铁道部对王勇平岗位的调整没有过多的解释说明,因此,他的工作调整是否和那场发布会有关,谁也不好妄断。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在铁道部的权力层级结构中,王勇平只是一个中级官员,并非掌控大局的人,希望他站在掌控大局的制高点上讲话,事事都给出圆满的答复,这个要求超越了他的“体量”。
0 y2 [) Y! ?" z2 ?/ L9 Z" a  T& `) [" a" c) X7 y+ }: v* d
    对于这场严重的动车事故,公众期待真正有人为此担责。而王勇平只是个新闻发言人,如果舆论的批评成为铁道部调整他岗位的理由,如果这种调整成为回应民意的一个举措,这是我们的期待吗?" P( |: F7 k) n7 k: [6 W8 ~" v

7 R5 Z8 I# V- w' e/ L: 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4 09:2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欢迎光临

QQ|手机版|小黑屋|无图版|绍兴莲花落 ( 浙ICP备15015266号-1  PR查询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270号

GMT+8, 2024-6-17 22:01 , Processed in 0.10141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