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爱听 发表于 2011-6-3 09:17

传统不是守旧
前卫并非创新

余姚莲迷 发表于 2011-3-22 10:03

莲花落是应该与时俱进。

越地莲花 发表于 2011-1-7 20:20

莲花落的脸悄悄在改变

2010年12月12日 11:08 上虞新闻网

  长衫、四胡、三翘板,这是传统莲花落节目常见的行头。如今,MTV、滑稽唱腔、西装革履、流行歌曲……带着浓浓绍兴口音的独白,家长里短式演唱内容的莲花落,也在融合时尚元素,跟着时代的节拍,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地方戏唱到社会各领域
  “奉化水蜜桃招亲,东招西招招不成,最终招了章镇猕猴桃。”前不久,市民李小姐看了莲花落《水果招亲》后,谈到这样拟人化的场景时,不免又一次笑出声来。
  像李小姐一样,很多年轻人渐渐对绍兴莲花落有了新认识。
  《精神充实真富有》、《中国人》、《新梁祝情缘》、《耳朵官司》……这一只只绍兴莲花落就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作品,既有诙谐的、情景式的、也有说唱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人耳目一新。
  “莲花落现在内容新了,我也爱看。” 30多岁的王先生开着电脑公司,他告诉说,以前吧!这莲花落我父母都很爱看,但大多是地方戏,现在贴近生活了,看看也蛮有意思!
  “如今,莲花落正在迎合时代需求,进行着不同的创作,专题宣传的、庆典助兴的,法律的、交通的、道德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莲花落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着。”一位莲花落迷这样评述。
  从长篇说书到节奏明快短书
  一人演、两人唱到群口说,莲花落曲艺表演形式也在不断翻新。
  “竹板的笃琴弦起,我一人上场唱台戏……”一件长衫、一副三翘板、一把油纸扇,再加一把四胡,一张鼓板,起源于上虞、绍兴一带的莲花落最初是一人主唱,可谓一人一台戏。
  上世纪70年代,绍兴莲花落的演出从茶室、酒楼和农村屋檐下三块门面四只稻桶的简易场地,逐渐进入城市的书场和剧场,在保留一人主唱的基础上发展为“双档”,不仅有男双档,还有男女双档。
  看过莲花落电视剧的观众都知道,有了群口说唱,加外景地的拍摄,使画面更丰富,剧情更跌宕起伏。市一笑文化艺术团团长吴一笑说,长衫加四胡,一人拿快板说唱,总觉得单调,现在是小品、莲花落、小锣书、独角戏多种曲艺汇集,伴奏的乐器也不再是单一的竹板,发展到现在配琵琶、二胡、笛子、扬琴等色彩乐器。
  “绍兴城外西角落,园里城区车辆少,今早太阳不出天色早,等车已有木佬佬……”这是莲花落《13路公交车》中的唱词,背景就用摇滚乐,穿的是休闲装,表演形式很活泼。
  “老酒糯米做,吃得像猪猪……”这是绍兴曲艺家汪嘉宝的莲花落戏歌《老酒谣》,唱词像歌谣,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爱上了绍兴莲花落。
  “乡政府有个文书叫李小意,特别适合拍马屁,领导一来,他像导弹一样追过去……”莲花落《拍马屁》又是另一番唱腔,幽默风趣的曲艺风格,立刻抓住观众的眼球。
  从单口独白到电视新剧
  “出口叫声同志们,排排坐来静静听……”这是以前莲花落开场白的描述,感觉套路很老,慢悠悠的,现在是直奔主题而来,开门就唱台词。
  “去年,绍兴莲花落刚做了‘百年大寿’,但面孔却越活越年轻了。”创作曲艺多年的市文联副主席袁伟文说,以前是长篇居多,像《琵琶记》、《香炉台》等,少则3个小时,长则可以唱三天三夜,改革开放后,像莲花落《梁祝》这样的中篇开始盛行,时间缩短在一两个小时,现在创作的莲花落,时间只有10到15分钟。
  谈到莲花落的前景时,袁伟文介绍说,绍兴莲花落在绍兴这一带可谓家喻户晓,现在通过创新创作,这种民间草根曲艺正在不断变脸,绍兴曲艺家翁仁康将莲花落唱到中国艺术节舞台。
  “如果要流传更广,莲花落应像闽南歌、粤语歌、东北民歌一样,创作成莲花落歌曲,那样的话,节奏肯定会更明快,地方特色更浓郁,歌词的涵盖面更广。”袁伟文说。
  “现在的莲花落使出了百般武艺,真所谓哪样欢喜哪样来。”一位曲艺家这样说,这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莲花落创新结果。

来源: 上虞日报 作者: 记者 宋彦佩 编辑: 阮宇芳


clx008 发表于 2011-9-14 12:56

好的东西要发展啊

天道酬勤 发表于 2011-11-20 07:59

"莲花落歌曲"这个想法好啊,我很期待。: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莲花落的脸悄悄在改变